經濟學家為什么愛讀訃告-人與社會
夏洛克·福爾摩斯習慣每天叼著煙斗看報紙,他最關心的是報紙上刊載的啟事和訃告。在他看來,這些文章隱藏著很多重要的信息。
經濟學家同樣喜歡讀訃告,他們可不是為了尋找破案線索,更不是為了看看老對頭有沒有撒手歸天,而是為了從中挖掘重要的經濟信息。
二戰時期,盟軍迫切想了解德國境內的損傷狀況。經濟學家想出了一個方法:閱讀德國各地報紙地方版的訃告。德國人長久以來對訃告是相當看重的,訃告對死者的生歿年、職業、階級、服務單位、死亡地點都有詳細記載。美國通過駐瑞士領事館,搜集德國各地的訃告,樣本數約為各地報紙種類總數的1/4。分析者通過1941年6月22日到1942年10月31日的官兵傷亡統計,得出一個比例:每陣亡1個軍官,就會有21。2個國民死亡。
經濟學家還發現,閱讀訃告對投資大有幫助。美國普渡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馬拉·法西歐等人,使用一種特別的方法,研究政治家意外死亡對其家鄉企業的影響。
他們評估了123起政治家的意外死亡和1700多家公司的股票價格,發現了一個具有強烈統計顯著性的關聯:某個政治家的意外死亡,將降低那些公司總部在那個政治家家鄉的公司股票價格。受其影響,這些企業的股票價格將偏離整個股市大方向的2%。
同時,經濟學家還注意到公司與個體之間的區別。那些家族型企業從政治關聯中獲得更多好處,他們的股票在政治家意外死亡之后也會疲軟很多;較小規模企業的股票價格會因為失去庇護遭遇更大幅度的下降,而大企業擁有與政治家構建的廣泛的關聯網絡,因而損失較小。一家大企業可能同時為兩個政客提供金融支持,這使得大企業可以較低程度地依靠某個個體的庇護。
另外,越是腐敗盛行的地區,政治家對股市的影響就越大。20世紀90年代,印尼時任總統蘇哈托傳出健康問題,與蘇哈托政府保持密切關系的企業,股價平均下跌25%。要知道2007年蘋果公司發布iPhone手機,其股價才上漲了8%。
馬拉·法西歐的理論告訴我們,當看到政治家意外去世的訃告后,投資者應該迅速做出決策,股票市場的反應將會在政治家死亡后10天之內爆發出來。同理,當我們得知某個“大老虎”突然倒臺或某個重要官員因抑郁癥身亡時,也需要及時清理與之關聯的股票。
經濟學家最不希望看到的可能是同行的訃告,但也許有人愛看。據說一位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家死于貧困,為給其辦葬禮,有人向當地期貨商發起募捐。一位商界大佬接到募捐一元錢的通知,好奇地問:“就一塊錢?一塊錢就可以安葬一個經濟學家?這是100塊錢,拿去葬100個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