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嗚咽”的詩句大全(106句)
“嗚咽”開頭的詩句
【第1句】:總轡登長路,嗚咽辭密親。——出自魏晉·陸機《赴洛道中作詩》
【第2句】:喜心翻倒極,嗚咽淚沾巾。——出自唐·杜甫《喜達行在所三首》
【第3句】:夜深誰渡桑乾水?嗚咽笳聲不忍聞。——出自元·王冕《偶成 其二》
【第4句】:千載留長聲,嗚咽城南水。——出自唐·邵謁《戰城南》
【第5句】:看山亭下小鳴泉,嗚咽難通亦可憐。——出自唐·李郢《羅敷東館亭下流泉云至前山擁咽經歲移時掬弄惆悵成章》
【第6句】:往往為余言,嗚咽淚雙滴。——出自唐·舒元輿《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
【第7句】:徘徊去住云,嗚咽東西水。——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聽妻彈別鶴操因為解釋其義依韻加四句》
【第8句】:不堪程盡處,嗚咽望文園。——出自唐·權德輿《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
【第9句】:空流隴頭水,嗚咽向人悲。——出自唐·陳陶《胡無人行》
【第10句】:裴回去住云,嗚咽東西水。——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聽妻彈別鶴操,因為解釋其義,依韻加四句》
【第11句】:山川盡春色,嗚咽復誰論。——出自唐·杜牧《杜鵑》
【第12句】:至今湯殿水,嗚咽縣前流。——出自唐·溫庭筠《過華清宮二十二韻》
【第13句】:空馀隴頭水,嗚咽向人悲。——出自唐·李白《胡無人》
【第14句】:隴水不可聽,嗚咽令人愁。——出自唐·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第15句】:只今惟有溫泉水,嗚咽聲中感慨多。——出自唐·張繼《華清宮》
【第16句】:蕭瑟兮楓林,嗚咽兮巖泉。——出自宋·白玉蟾《相思》
【第17句】:明朝望鄉處,嗚咽淚沾臆!——出自元·戴良《宿高密》
“嗚咽”結尾的詩句
【第1句】:也復可憐人,里巷盡嗚咽。——出自南宋·文天祥《十六拍》
【第2句】:碕岸束嗚咽,沙汀散淪漣。——出自唐·白居易《題牛相公歸仁里宅新成小灘》
【第3句】:父老俱嗚咽,天王本圣明。——出自宋·丁開《可惜》
【第4句】:逝水猶嗚咽,祥云自卷舒。——出自唐·竇常《酬舍弟牟秋日洛陽官舍寄懷十韻》
【第5句】:隴水悲風已嗚咽,離鹍別鶴更凄清。——出自唐·司馬逸客《雅琴篇》
【第6句】:水到蘭亭轉嗚咽,不知真帖落誰家。——出自宋·林景熙《夢中作》
【第7句】:離人自嗚咽,流水莫潺湲。——出自唐·李頻《眉州別李使君》
【第8句】:至今谷口泉嗚咽,猶似秦人恨李斯。——出自唐·胡曾《詠史詩·殺子谷》
【第9句】:高山閑巍峨,流水聲嗚咽。——出自唐·李咸用《覽友生古風》
【第10句】: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出自兩漢·蔡琰《悲憤詩》
【第11句】:庭花番悵望,檐雨同嗚咽。——出自北宋·李之儀《千秋歲》
【第12句】:西風正搖落,更前溪嗚咽。——出自宋·朱敦儒《十二時》
【第13句】:直為甘心從苦節,隴頭流水鳴嗚咽。——出自唐·賀朝《從軍行》
【第14句】:壟水何年壟頭別,不在山中亦嗚咽。——出自唐·王建《壟頭水》
【第15句】: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出自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第16句】:金徽互嗚咽,玉笛自凄清。——出自唐·黃滔《塞上》
【第17句】:每至秦隴頭,游魂自嗚咽。——出自唐·韓弇《呈李續》
【第18句】:行人何彷徨,隴頭水嗚咽。——出自唐·于濆《隴頭水》
【第19句】:皮枯亦復汗淋瀝,步強遙聞氣嗚咽。——出自宋·呂南公《老樵》
【第20句】:今夜重聞舊嗚咽,卻看山月話州橋。——出自北宋·王安石《州橋》
【第21句】:從來共嗚咽,皆是為勤王。——出自唐·盧照鄰《隴頭水》
【第22句】:壯士斂精魂,里巷猶嗚咽。——出自南宋·文天祥《張云第一百一十一》
【第23句】:欲出主人門,零涕暗嗚咽。——出自唐·捧劍仆《將竄留詩》
【第24句】:繞指弄嗚咽,青絲激潺湲。——出自唐·岑參《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第25句】:怪來洞口流嗚咽,怕見三冬晝飛雪。——出自唐·張碧《廬山瀑布》
【第26句】:相問皆嗚咽,傷心不待春。——出自唐·戴叔倫《建中癸亥歲奉天除夜宿武當山北茅平村》
【第27句】:隴水何年隴頭別,不在山中亦嗚咽。——出自唐·王建《橫吹曲辭·隴頭水》
“嗚咽”在中間的詩句
【第1句】:夢啼嗚咽覺無語,杳杳微微望煙浦。——出自唐·韓偓《江樓二首》
【第2句】:磨刀嗚咽水,水赤刃傷手。——出自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第3句】:有時遭孔穴,變作嗚咽聲。——出自唐·元稹《分水嶺》
【第4句】:忽逢江水憶交河,垂手齊聲嗚咽歌。——出自唐·白居易《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
【第5句】:谷口溪聲客自傷,那堪嗚咽吊殘陽。——出自唐·儲嗣宗《哭彭先生》
【第6句】:湘瑟颼飗弦,越賓嗚咽歌。——出自唐·孟郊《泛黃河》
【第7句】:清洛但流嗚咽水,上陽深鎖寂寥春。——出自唐·李郢《故洛陽城》
【第8句】:添卻征人無限淚,怪來嗚咽已千秋。——出自北宋·王安石《隴東西二首》
【第9句】:黃旗翻翻鼓其鏜,畫角嗚咽吹斜陽。——出自南宋·陸游《入榮州境》
【第10句】:空流嗚咽聲,聲中疑是言。——出自唐·子蘭《飲馬長城窟》
【第11句】:垅頭嗚咽水聲繁,葉下間關鶯語近。——出自宋·晏殊《木蘭花》
【第12句】:深疑嗚咽聲,中有征人淚。——出自唐·于濆《隴頭吟》
【第13句】:空山渟千秋,不出嗚咽聲。——出自北宋·王安石《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二寒穴》
【第14句】:秦聲一曲此時聞,嶺泉嗚咽南云斷。——出自唐·劉禹錫《傷秦姝行》
【第15句】:初疑噴涌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出自唐·李季蘭《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
【第16句】:胡笳四起黃云愁,角聲嗚咽何悠悠。——出自宋·曹勛《入塞曲》
【第17句】:嗚咽宮車進,凄涼祠殿新。——出自唐·權德輿《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三首》
【第18句】:鹓侶寂寥曹署冷,更堪嗚咽問田園。——出自唐·羅隱《送光祿崔卿赴闕》
【第19句】:曲曲折折難回頭,嗚嗚咽咽日夜哭。——出自明·唐寅《流水詩》
【第20句】:流水舊聲人舊耳,此回嗚咽不堪聞。——出自唐·杜牧《入商山》
【第21句】:隴上泉流隴下分,斷腸嗚咽不堪聞。——出自唐·崔涯《別妻》
【第22句】:盡夕為君思曩日,野泉嗚咽路莓苔。——出自唐·羅隱《九華山費征君所居》
【第23句】:莫向舒姑泉口泊,此中嗚咽為傷情。——出自唐·皎然《送僧游宣州》
【第24句】:不聞叱咤聲,但聽嗚咽水。——出自近代·李大釗《題蔣衛平遺像》
【第25句】:鶴去帝移宮女散,更堪嗚咽過樓前。——出自唐·李洞《懷圭峰影林泉》
【第26句】:誰令嗚咽水,重入故營流。——出自唐·李益《觀回軍三韻》
【第27句】:第五指中心最恨,數聲嗚咽為何人。——出自唐·趙嘏《代人聽琴二首》
【第28句】:嗚咽上攀龍,升平不易逢。——出自唐·張祜《憲宗皇帝挽歌詞》
【第29句】:滄波嗚咽三江戍,碧血凄涼萬古春。——出自清·陸廷掄《過史相國墳》
【第30句】:山都號風寡鵠泣,杜鵑嗚咽愁幽冥。——出自明·劉基《蜀國弦》
【第31句】:全疑嗚咽聲,中有征人淚。——出自唐·羅隱《隴頭水》
【第32句】:贏得大清干凈水,年年嗚咽說靈均。——出自現代·陳寅恪《挽王靜安先生》
【第33句】:鳴泉亦感上皇意,流下隴頭嗚咽多。——出自唐·黃滔《馬嵬二首》
【第34句】: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出自唐·雍裕之《自君之出矣》
【第35句】:唯作嗚咽聲,夜入行人耳。——出自唐·白居易《和答詩十首·和分水嶺》
【第36句】:獨倚闌干意難寫,暮笳嗚咽調孤城。——出自唐·崔櫓《春晚岳陽言懷二首》
【第37句】:別有嶺頭嗚咽處,為君分作斷腸流。——出自唐·韓溉《水》
【第38句】:便成嗚咽去,流恨與蓮叢。——出自唐·元稹《生春二十首》
【第39句】:曉蟬嗚咽暮鶯愁,言語殷勤十指頭。——出自唐·薛濤《聽僧吹蘆管》
【第40句】:語中嗚咽不欲聞,道旁虎狼方紛紜。——出自元·潘純《送杭州經歷李全初代歸》
【第41句】:淚垂捍撥朱弦濕,冰泉嗚咽流鶯澀。——出自唐·元稹《琵琶歌》
【第42句】:初疑憤怒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出自唐·李冶《從蕭叔子聽彈琴,賦得三峽流泉歌》
【第43句】:寧知嗚咽水,猶作寶刀鳴。——出自元·楊維楨《飲馬窟》
【第44句】:嗚咽笳聲怨,南朝王氣消。——出自近代·柳亞子《聞萍醴義師失敗有作》
【第45句】:竹爐燒起紫旃檀,古琴嗚咽鳴中呂。——出自宋·白玉蟾《三級泉》
【第46句】:壟上流泉壟下分,斷腸嗚咽不堪聞。——出自唐·崔膺《別佳人》
【第47句】:卻倚閶門重回首,笳聲嗚咽暮云橫。——出自宋·俞德鄰《姑蘇有贈》
【第48句】:不知嗚咽水,何事向西流。——出自唐·崔國輔《渭水西別李侖》
【第49句】:惟有啼烏舊名在,忍教嗚咽夜長聞。——出自唐·趙嘏《代人聽琴二首》
【第50句】:善人報施今如此,隴水長寒嗚咽聲。——出自北宋·黃庭堅《李濠州挽詞二首》
【第51句】:遠近留連分岳色,別離嗚咽亂泉聲。——出自唐·黃損《出山吟》
【第52句】:嗚咽離聲管吹秋,妾身今日為君休。——出自唐·王渙《惆悵詩十二首》
【第53句】:如何十萬家休戚,只在嗚嗚咽咽中。——出自唐·貫休《聽曉角》
【第54句】:曾向天涯懷此恨,見君嗚咽更凄涼。——出自唐·韓偓《見別離者因贈之》
【第55句】:剪須燒藥賜功臣,李勣嗚咽思殺身。——出自唐·白居易《七德舞-美撥亂,陳王業也》
【第56句】:草色芊綿侵御路,泉聲嗚咽繞宮墻。——出自唐·許渾《經古行宮》
【第57句】:哭聲嗚咽已別離,道旁復對行人悲。——出自元·王冕《悲苦行》
【第58句】:嗚咽江樓角一聲,微陽瀲瀲落寒汀。——出自杜牧《題齊安城樓》
【第59句】:猶憶故山欹警枕,夜來嗚咽似流泉。——出自唐·陸龜蒙《和襲美木蘭院次韻》
【第60句】:從古庸臣好和議,寒潮嗚咽使人悲。——出自清·黃燮清《黃天蕩懷古》
【第61句】:至今嗚咽東流水,似向清平怨昔時。——出自唐·羅鄴《汴河》
【第62句】:云勢崩騰時向背,水聲嗚咽若東西。——出自唐·許棠《過分水嶺》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