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父母恩情子女難以報答的句子
【第1句】: 形容“難以回報父母恩情”的詩句有哪些
古詩詞中描寫回報父母深恩的名句如下:
【第1句】: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第2句】: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继啤巾n愈
【第3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继啤矫辖?/p>
【第4句】: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第5句】:母稱兒干臥,兒屎母濕眠?!秳裥⒏琛?/p>
【第6句】: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秳裥⒏琛?/p>
【第7句】: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秳裥⒏琛?/p>
【第8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对娊洝?/p>
【第9句】: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秳裥⒏琛?/p>
【第10句】: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第11句】: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第12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对娊洝?/p>
【第13句】: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第2句】: 比喻父母恩情子女難以報答是什么成語
恩重如山
ēn zhòng rú shān
【解釋】恩情深厚,像山一樣深重。
【出處】宋·陸游《刪定官供職謝啟》:“拔茅以征,冒處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無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結構】主謂式。
【用法】褒義;多作感激之辭。一般作謂語、定語。
【正音】重;不能讀作“chónɡ”。
【辨形】恩;不能寫作“思”。
【近義詞】恩深義重
【反義詞】絕情寡義
【例句】他冒著生命危險把我從死亡線上救過來;對我真是~。
【第3句】: 比喻子女可以報答父母了,可是沒機會了的詩句
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的刮動它的枝葉。樹是客觀事物,風是不停流逝的時間,比喻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嘆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故。
唐˙白居易˙柳公綽父子溫贈尚書右仆射等八人亡父同制:古人有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向無顯揚褒贈之事,則何以旌先臣德,慰后嗣心乎?
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十七出:孔子聽得皋魚哭啼,問其故,皋魚說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蜃鳂溆o而風不寧、樹欲息而風不停。
中文名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解 釋
子女想贍養父母,父母卻已離去
【第4句】: 關于春天的比喻子女報答不盡父母養育之恩的成語有哪些
慈烏反哺:慈:奉養;慈烏:烏鴉的一種,相傳能反哺其母;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慈烏返哺:慈:奉養.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反哺銜食:反哺:烏雛長大后,銜食哺母烏.小烏又銜食喂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恩情.
反哺之情: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恩情.
反哺之私:反哺:幼鳥長大后,銜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