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教案安全 大班教案保護眼睛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安全 大班教案保護眼睛篇一
1、產生寫信的興趣,嘗試給朋友寫信。
2、體驗給朋友寫信的樂趣。
信紙、信封人手一份,自制郵筒一個,背景音樂,實物投影儀。
一、說說想寫的信
1、師幼共同回憶故事:點點和多咪寫了幾封信,分別說了什么?
2、你想給誰寫信?想對好朋友說些什么呢?
3、幼兒互動討論。
4、請1~2名幼兒口述信的內容。
二、談談信怎么寫
1、提問:寫信時要注意些什么?
2、幼兒自由講述,教師用自編兒歌小結:收信人姓名寫上面,點好冒號把話講,寄信人姓名寫下面,時間地點干什么,寫滿一行換一行。
三、試試獨立寫信
1、播放背景音樂,幼兒嘗試寫信。
2、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用適宜的圖畫和符號表達信的內容,并注意信的格式。
3、幼兒寫完信后把它投入自制郵箱里。
四、讀讀朋友的信
打開自制郵箱。哇!里面好多信!會有誰的信呢?誰會寫信給你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這次活動選擇了整合教材的內容,對整合教材的研討起到推動作用,活動流程也較清晰,活動重點突出。
2、課前鋪墊內容比較豐富,幼兒對“信”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性比較好,效果還可以。
3、幼兒在整個活動中的講述能力不是很好,說明平時對幼兒語言講述能力培養不夠,今后還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多下功夫。
4 、幼兒對用畫畫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愛,很感興趣,今后可多開展。
大班教案安全 大班教案保護眼睛篇二
1、學習正確的敲門方法。2、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習慣。
核心要素:敲門時身微傾用食指輕擊聲
一二三有節奏立門側靜等候
一扇門、一封信、幼兒a(郵遞員)、幼兒(接信的人)。
(一)導入活動:
出示手偶,引出故事《神奇的門》。
(二)關鍵步驟:
1、教師使用手偶進行故事表演——《神奇的門》。
2、表演后提問:
(1)故事里都有誰?誰去敲了門?
(2)他們是怎樣敲門的?
(3)你喜歡誰?為什么?
(三)小組討論:
(1)“平時我們是怎樣敲門的?”
(2)“你喜歡故事中的哪一個人?”
(3)“故事中告訴我們要怎樣敲門才能受到他人的歡迎?”
游戲:《我是送信的郵遞員》。
游戲重點:鞏固正確的敲門方法。
游戲過程:a:敲門。
b:請問你是誰呀?
a:我是送信的郵遞員呀。
b:哪兒來的信呀?
a:×××來的信呀?
b:謝謝勤勞的.郵遞員。
1、家長應該隨時引導
2、提醒幼兒掌握并使用正確敲門的方法。
3、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為幼兒作榜樣。
4、幼兒可以和家長一起玩《我是送信的郵遞員》游戲。
大班教案安全 大班教案保護眼睛篇三
l、初步了解冬至與麻糍的意義,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識及制作技能。
2、能獨立或與人合作制作麻糍,體會勞動的快樂,激發愛勞動的情感。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黃豆、紅糖;外出車輛。
(一)教師交代活動目的及注意事項。
1、師:過幾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吃麻糍,你們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幼兒:不知道)那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參觀麻糍作坊,好嗎?
2、師:外出活動應該注意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隊伍、講禮貌,等等)
教師小結:外出時除了講禮貌,還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到麻糍作坊,那兒人很多,很擠,小朋友要注意安全,還要跟好隊伍,并要在老師指定的地方參觀,不能隨便亂跑。
(二)談話,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吃過麻糍嗎?幼:吃過,很好吃。
師:你們還記得麻糍是什么樣的嗎?幼:圓圓的,軟軟的;黏黏的,外面還有粉;特別軟,粘牙…
師:看來小朋友很喜歡吃麻糍,說得很棒。
師:誰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說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圓…
師:今天,我就帶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搗米
(1)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頭,中間有個大口,是用來盛水的吧!
師:這叫搗池,是用來搗米的。我們做麻糍先要將米蒸熟,再倒入搗池中反復捶搗,直到米粒全都一起為止。
(2)幼兒觀看搗米操作情況。
(3)幼兒嘗試、腦沁
(4)幼兒說說淘米的感覺。幼:好重,抬不動;太累了,我們兩個人也抬不動…師:搗錘是用石頭做的,有幾十斤重!這些米就是諶著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團米團
(1)師:我們要將搗成的米團捏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麻糍。誰知道怎么把米團變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湯圓一樣,先搓圓再壓扁……師: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舉
(2)師:鏟一部分米團放入手中,捏出小塊拉斷。好嗎?
(3)幼兒操作,講述操作細節。幼: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難捏;剛開始轄出夾墾圓圓的,可是拉也拉不斷,所以就變得長長的了;米團軟軟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滾豆沙
(1)讓幼兒區別滾過豆沙和沒滾過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師:你們來嘗嘗自己捏出來的麻團。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師:這個好吃嗎?(幼兒品嘗)幼:又香又甜。
師: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滾上豆沙,這樣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滾太多,也不可太少,還要滾得均勻。
(2)觀看客座教師滾豆挲。
(3)師幼共同嘗試滾豆覬
4、幼兒品嘗。
(四)小結。
師:小朋友,伯伯為我們做的麻糍好吃嗎?幼:好吃!
師:但是做出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勞動,你們剛才也看了師傅們在搗米的時候流下的汗水,可見我們的糧食來的是多么不容易!我們不僅要愛惜糧食,而且要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五)延伸活動(回幼兒園嘗試做麻糍)
師:小朋友,我們觀看了制作麻糍的過程,現在我們也來做麻糍,讓我們跟著廚房阿姨一起來做吧!
1、幼兒嘗試制作麻糍。
2、幼兒品嘗。推薦閱讀:
大班教案安全 大班教案保護眼睛篇四
1、學習分清實線、虛線,能根據要求分別進行剪和折。
2、能沿直線、曲線剪出長方形和心形并進行剪貼。
3、通過制作活動,增強熱愛老師的情感。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1、畫好愛心的樣本畫人手一份,愛心裝飾品一件。
2、剪刀、漿糊、抹布、紙盒。
一、出示愛心裝飾品,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禮物,請看這是什么?
告訴小朋友們一個秘密,老師要過節了,你們想送給老師什么禮物呢?(幼兒自由表達)
(以禮物的出現,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了參與活動的興趣,在送給老師什么禮物時,小朋友的思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符合《綱要》中提出的“自由表達”和“創造性表達”)。
學習制作方法
二、出示畫好愛心的樣本畫,請幼兒觀察畫上的兩種線,了解實線盒虛線的區別。
示范:先沿長方形的黑線剪下,沿中間的虛線對折后,粘成正反兩面的正方形,然后沿愛心外圈的黑線剪下一個“大愛心”,再沿內圈的黑線剪出小愛心,注意里面有一小段虛線不能剪斷,最后把里面的“小愛心”沿虛線折轉,在頂端穿上線就做成了。(教師示范性指導,讓幼兒了解了制作的過程,能真正從孩子的興趣出發)
三、幼兒練習
鼓勵幼兒沿實線剪時,將“愛心”剪得圓滑一些,注意內圈“小愛心”有一小段虛線不能剪斷。
四、將“愛心”送給老師,并說一句祝賀的話。
請幼兒將要祝福老師的話說出來,教師記在愛心卡上)
(陳鶴琴先生說:“一切課程是幼兒自己的。”幼兒作為獨立發展的個體,只有他們自愿參與,積極創作和大膽顯露,才能全面發展)
美工區:愛心小屋
建構區:愛心塔
小百科:禮物是在社會交往中,為了表達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與人之間互贈的物品。禮物是送禮者向受禮者傳遞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種載體。
大班教案安全 大班教案保護眼睛篇五
1、了解甲流感的癥狀和防甲流感的小知識。
2、初步認識并學習使用各類溫度計。
3、通過送口罩活動,激發對老、弱、病、殘的同情心及愛心,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1、預先收集社會上一些相關甲流感的書面圖文資料,布置成“阻擊甲流感”宣傳欄。有關甲流感的錄像資料。
2、各類體溫計:柱式體溫計,電腦數字式體溫計,前額快捷型體溫計,紅外線1秒耳溫計等。
3、松緊帶,剪刀,一次性環衛紙、訂書機等。
4、大紅條幅、記號筆若干、歡快喜慶音樂。
一、看圖象資料,結合生活經驗,了解“甲流感”。
師:小朋友,你從錄象中看到了什么?你們知道什么是“甲流感”嗎?
教師:甲流感也稱h1n1病毒,是人類最常感染的流感病毒之一。主要癥狀為感冒、發熱,具傳染性,可導致人死亡。但只要自己注意,這種病是可控,可防,可治的。
師:你們想不想來做個抗“甲”小衛士呢?那你們知道怎樣才能預防這種疾病呢?(教師引導幼兒圍繞“阻擊甲流感”宣傳欄展開自由討論。)
教師:預防甲流感的辦法有流水洗手,多吃水果蔬菜,勤鍛煉,開窗通風,加強消毒,不到人多密集的地方去或出門戴口罩等等。
二、初步認識并學習使用各類https:///溫度計。
師:1、“小朋友都知道甲流感的首要癥狀是發熱,那怎樣才知道發熱了呢?”(要用體溫計測量)
2、“我們現在有很多類型的體溫計,你們知道或者用過那些體溫計?”(幼兒自由發言,幼兒說哪種類型的體溫計教師就出示相應的體溫計,同時介紹一些先進的或幼兒尚未說出的體溫計)
3、知道人的正常體溫是37度,各類體溫計,讓幼兒試著用體溫計給自己和同伴測量。
(1)有的體溫計你不會使用時應該怎么辦?(請爸爸媽媽幫忙)。
(2)教師示范講解1、2種幼兒不太會使用的體溫計。并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上臺試試操作。其他幼兒則請爸爸媽媽或老師幫忙操作。進一步嘗試使用平時不太會用的體溫計,初步熟悉其性能。
三、親子制作小口罩。
師:“做個抗甲小衛士,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幼兒和家長、老師集體制作小口罩)
四、親子公益活動——送口罩。
1、出示大紅橫幅,請家長們在橫幅上寫上防“甲”宣言。最后請家長代表手持橫幅,協同其他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送口罩活動。
2、慰問患甲流感的康復人員,親自將口罩送給他們,并鼓勵幼兒在家長帶領下向甲流感康復人員說一些慰問的話語。
3、師:“我們的口罩除了可以送給患甲流感的病人,還可以送給誰呢?想想看還有哪些人需要我們的口罩呢?”(口罩還可以送給小區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及小班的弟弟妹妹還有一些殘疾人等)
大部隊出發給上述人員送口罩,并鼓勵幼兒給送到口罩的人說一句祝福的話語。
4、親子同慶舞。
師:“口罩都送完啦,你們真是勇敢的抗“甲”小衛士,今天我們把口罩送給了許多人,讓這些爺爺、奶奶、弟弟妹妹和生病的人們都有了口罩戴。做了這些有意義的事情,你覺得心里怎么樣?”(幼兒說心情,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為了表達我們快樂的心情,讓我們跟著happy的音樂和爸爸媽媽一起跳起來吧!”
在班內增設“愛心防甲小站”,讓幼兒扮演醫生和患甲流感的病人。“醫生”慰問甲流感的病人,并向病人介紹防“甲”辦法。
大班教案安全 大班教案保護眼睛篇六
1、理解反義詞含義,學習正確運用反義詞。
2、有幼兒注意傾聽習慣,體驗語言交流樂趣。
ppt、(紅、綠)旗子人手一對、獎勵品。
一、創設情境引出游戲主題
“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我們“智勇大沖關”節目現場!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周老師,現在由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本次節目的規則與要求,請大家要仔細聽哦!”
二、游戲“說相反”。
本次節目共有為3關:熱身賽、眼睛真能干、腦筋急轉彎
(1)熱身賽:播放音樂《顛倒歌》,請幼兒聽音樂
提問:這首歌曲中,你覺得哪些地方唱的比較奇怪?奇怪在哪里?應該怎么樣呢?現在怎么樣了呢?(出現了相反,顛倒了)
(2)眼睛真能干: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找出相反的地方。
①師:這兩兄弟可好玩了,他們身上有很多相反的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并找出他們相反的地方,看誰找得多!!
②尋找生活中的反義詞,引導幼兒通過找找,想一想,尋找活動室里的相反詞。
(3)腦筋急轉彎:幼兒根據老師的提問快速的作出回答。
如,師:我說一個黑(上、多、高、胖)!幼:我說一個白(下、少、矮、瘦)
三、智勇大沖關:游戲“紅旗綠旗舉起來”
“小朋友們真是太能干了,闖過了那么多關,看來我要使出我的看家本領了!”
(1)出示紅、綠旗,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做游戲。
(2)幼兒間進行比賽
四、頒獎儀式
教學評價:
在活動中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幼兒在具體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調整,最后達到很好的效果,幼兒也能在游戲的愉悅中輕松完成挑戰。
在活動中,幼兒的積極參與性很強,能開動腦筋說出許多反義詞,但是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此次的活動教師似乎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活動的最后環節對孩子沒有太多的挑戰,如果活動放在大班實施的話,可相應增加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