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班級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班級活動教案篇一
1、通過游戲,訓練幼兒聯想能力和表達的流暢性。
2、引導幼兒學習仿編詩歌,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經驗準備學會一些物體、動物的手影方法,同時已熟悉詩歌《手影游戲》。
物質準備投影儀。
1、提出游戲主題,幼兒自由分組。
2、幼兒在投影儀前表演手影,并仿編句子。例如:變蝴蝶穿花衣,變松鼠大尾巴,變小熊真可愛……幼兒輪流往下接,所接的`句子不能重復,小組成員如果有人1分鐘接不上就結束。手影句子最多的一組為優勝組并獎勵大紅花。
3、按程序開展游戲。
4、從中選出恰當的句子,并整理成詩歌,如:
變灰狼,詭計多。變鴨子,呷呷呷。
變蝸牛,到處走。變青蛙,呱呱呱。
變剪刀,本領大。變小人,哈哈哈。
變太陽,紅彤彤。變小狗,汪汪汪。
幼兒園大班班級活動教案篇二
教師: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嗎?老師來說一個謎語,你們猜一猜是哪種小動物?“紅眼睛,三瓣嘴,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1、提問:“兔媽媽和兔寶寶一共是幾只小兔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認識“+”、“=”。
3、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用手來做一做“+”、“=”。
4、找生列算式、讀算式,師點評。
5、出示課件:森林里其它到小兔子家做客的小動物,每種小動物來了多少只,學生列算式,算結果。
6、課間休息:“兔子舞”
7、游戲“聽音取筆”。教師講述游戲規則,學生們合作進行游戲,并把游戲結果記錄下來,請幾名小朋友把記錄下的算式貼到黑板上,輪流讀出自己的算式。
8、學生們填寫操作材料上的習題,師巡視并指導。
請學生們利用課堂資源,提出一個關于加法的數學問題,并列出加法算式。
找生談談本堂課有哪些收獲,對本堂課表現優異的學生老師給予表揚,學生們給予掌聲的鼓勵。布置家庭作業。
幼兒園大班班級活動教案篇三
幼兒園經常舉行一些特色活動,即可以豐富孩子們的校園生活,也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能力。那么幼兒園大班班級活動設計方案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幼兒園大班班級活動設計方案,希望能幫到各位。
設計意圖:
我們現在都提倡環保,廢棄的紙盒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還有過期的報紙隨處可見,這些物品既沒有什么價值,隨便丟棄又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其實這小小的廢舊紙盒可以培養孩子們環保意識和變廢為寶的良好習慣。但對于這些盒子再次利用,讓孩子了解盒子的利用價值,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綱要中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學習。因此我設計了本節活動課,旨在培養幼兒動手動腦和創新的意識。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廢舊物品的新奇用途。
2、練習折、團、卷、粘和使用剪刀,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樂于參與活動,嘗試、體驗、感受紙帶來的樂趣。
4、鼓勵幼兒自由探究,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美工區《瓶蓋大變身》:各種各樣的瓶子、瓶蓋、吸管和玉米粒
語言區《識字卡片屋》:廢舊報紙、剪刀、膠棒、油畫棒
操作區《面條加工廠》:各種廢舊雜志、膠條、剪刀
科學區《自制撲克牌》:廢舊的撲克牌、加減法模板
活動重點、活動難點:
能運用折、團、卷、粘等多種技能和使用剪刀,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導入活動
師:是這樣啊,孩子們,廢舊樂園可有意思啦!今天,你們想一起去看看?(想)那我們出發吧!
二、參觀學習,了解各區
(一)面條加工廠(操作區)
材料:雜志、剪刀、方便面桶,掛面包裝紙、膠棒等。
師:小朋友們!面條加工廠到了,誰是加工廠的愛心小師傅,一會兒就快來幫忙加工面條吧!
(二)玩轉撲克牌(科學區)
材料:廢舊撲克牌,模板一塊。
師:你們看,這么多的廢舊遺棄的撲克牌,現在呆在這里好孤獨寂寞傷心啊,他們好想有人陪他們一起游戲呢!歡迎大家來這里做客。
(三)識字卡片屋(語言區)
材料:各種廢舊報紙,膠條,剪刀等
師:我們再到下一個地方去,瞧一瞧,這里有哪些材料啊?今天我們用紙幫這些材料來大變身吧。
(四)《瓶蓋大變身》(美工區)
材料:各種瓶子瓶蓋吸管等。
師:大家快來看!這里都有什么?這些瓶瓶罐罐可以用來做什么呢?聰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快來這里樂一樂吧!
三、自由選區,做好記錄
四、幼兒活動,教師指導
教師進行指導,重點指導構建區和美工區。
1、幼兒扮演自己選擇的角色進行游戲,教師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參與游戲,指導幼兒游戲的順利開展。
2、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對個別新材料,個別幼兒作適時的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及時捕捉幼兒的創造表現,給予肯定。
3、發現幼兒遇到困難想放棄時,給予適時指導,爭取取得成功。
五、師幼互評,教師小結
教師評價各區的活動情況。
師:孩子們,今天你們玩的高興嗎?那你都發現了什么?誰來跟大家說一說。
六、活動結束,收拾材料
師:孩子們,你們看我們把這里弄亂了,我們一起來收拾收拾。
活動目標:
1、通過畫、制作和表演等形式,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
活動重點:
通過畫、制作和表演等形式,進一步熟悉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嘗試創編故事。
活動過程:
一、談話“會游動的小島”。
2、你能簡單地說說這個故事嗎?
3、現在我們來看圖說一說這個故事吧!引導幼兒看圖完整地講述故事《會游動的小島》
6、幼兒討論并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區角及材料介紹
1、那今天老師主要給你們準備了三個區角。
2、如果想要制作小烏龜和小鳥的小朋友可以到美工區,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果凍盒、橡皮泥、一次性紙杯,乒乓球等。
3、如果想要創編故事的小朋友就可以到閱讀區,那里有圖,你可以依照原來的故事續編一個故事。也可以調換圖序進行創編。
4、如果你想要表演故事,那就可以去表演區。
四、區域進行后進行總結。
1、用照片展示幼兒活動情況,并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活動。
2、表揚在活動中有序、有禮貌的幼兒。
3、收拾材料。小結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科學小實驗,初步了解熱脹冷縮的原理;
2.體驗自主擇取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科學區:礦泉水瓶、吸管、橡皮泥、不銹鋼碗、杯子、冷水和熱水。
美工區:刮畫紙、刮畫筆,線描畫范畫。
計算區:自制數字插花教具
圖書區:有關動物的書籍
建構區:原木積木構建動物的家
教學過程:
1.實驗引入,激發興趣。
1)今天的科學區我請來了一個神奇的瓶子,他和別的瓶子有點不一樣,有一個獨特的本領,會吹泡泡!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么吹泡泡的。
2)教師示范實驗,以冷熱兩種水實驗。
3)為什么一個瓶子會吹泡泡另一個就不會吹了呢?等下在科學區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材料,請你們自己去探索一下。
2.幼兒自由擇區活動,教師指導。
1)除了神奇的科學區,老師還準備了很多有趣的區域:美工區有好玩的刮畫紙,邀請小朋友去刮出漂亮的線描畫,但今天的任務是要刮出一個小動物;計算區有需要動動小腦袋的插花,只有花瓣的得數等于花心才能插出漂亮的花。圖書區有很多關于小動物的知識;建構區今天想請小朋友去幫小動物們造個堅固又漂亮的家。
2)幼兒自由擇區,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科學區的幼兒完成“會吹泡的瓶子”實驗,引導幼兒發現,瓶子受熱時瓶內會脹氣,從吸管在水中吹出泡泡,受熱后馬上受冷,氣體又會吸回瓶中,導致水流回瓶子。
3.集中講評。
1)今天你玩了什么?在區域活動時你有沒有遇到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
2)介紹科學區幼兒的發現:科學區的小朋友通過他們的實驗也發現了瓶子會吐泡泡的秘密,我們請他們來說一說。引導科學區幼兒表達自己的發現。
3)教師小結熱脹冷縮的原理:物體受熱時會膨脹會變大,受冷時會縮小。
4)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會熱脹冷縮的東西,小朋友可以仔細的找一找。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到農民伯伯勞作的辛苦并產生尊敬之情。
2、能大膽地表演出農民伯伯耕種各種勞作物。3、用各種形式制作各種禮物送給農民伯伯,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感激之情。
活動準備:表演區:草帽、鋤頭、汗衫等。
動手區:卡紙、皺紋紙等。
閱讀區:畫出農民耕作的各種圖畫然后裝訂成書。
活動過程:
一、深層認識。
1、教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認識了農民伯伯、了解了農民伯伯勞作的情景。知道了農民伯伯為了給我們種出豐碩的糧食、蔬菜、果實等付出了很多,很辛苦。
3、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結:有很多小朋友說到了要珍惜糧食、不浪費來尊敬農民伯伯。那現在我們來玩有關農民伯伯的區域。
二、區域引入。
1、教師:小朋友們、你想通過什么方式來表達對他們的愛呢?
小結:我們可以制作不同的勞動工具,比如“草帽、鋤頭、鐮刀”等。也可以來表演農民伯伯勞動的情景。還可以把他們勞作的情景畫下來裝訂成書。
三、區角介紹
1、表演區: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草帽、鋤頭、汗衫等。你可以在那里表演農民伯伯做事。種稻子、鋤草、插秧等。
動手區:有卡紙、皺紋紙等材料,你可以用它們來制作農民伯伯勞動的工具。
閱讀區:畫出農民耕作的各種圖畫然后裝訂成書。
2、幼兒自選區角進行活動,老師巡回指導幼兒活動。
四、區域進行后進行總結。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動物形象。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活動準備:閱讀區:各種動物的圖片,幼兒用書。美工區:用圖畫的形式表現故事中各種動物皮膚顏色的差異。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動物穿新衣的》故事的名稱和內容。然后引出活動內容。
師:上節課小朋友聽了一個什么故事?(《動物穿新衣》)誰給那些動物穿得新衣?
二、介紹材料。
1、動手區: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紙張、蠟筆、彩色紙、漿糊等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給動物穿新衣。
2、圖書區,老師準備了蠟筆和畫紙,你可以把自己知道或是喜歡的動物畫下來,制作成一本小動物圖書,向別人介紹推薦。
二、幼兒選擇區角。
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區角進行活動。
三、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1、看圖書區幼兒能否按圖書的標準制作圖書,引導制作完成的小朋友用較完整的語言推薦介紹自己的圖書,引導幼兒從的名稱、顏色等進行介紹。
2、幫助用橡皮泥制作的小朋友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幼兒整理操作材料.
五、評價本次區域活動的情況。
幼兒園大班班級活動教案篇四
1.通過科學小實驗,初步了解熱脹冷縮的原理;
2.體驗自主擇取活動的樂趣。
科學區:礦泉水瓶、吸管、橡皮泥、不銹鋼碗、杯子、冷水和熱水。
美工區:刮畫紙、刮畫筆,線描畫范畫。
計算區:自制數字插花教具
圖書區:有關動物的書籍
建構區:原木積木構建動物的家
1.實驗引入,激發興趣。
1)今天的科學區我請來了一個神奇的瓶子,他和別的瓶子有點不一樣,有一個獨特的本領,會吹泡泡!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么吹泡泡的。
2)教師示范實驗,以冷熱兩種水實驗。
3)為什么一個瓶子會吹泡泡另一個就不會吹了呢?等下在科學區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材料,請你們自己去探索一下。
2.幼兒自由擇區活動,教師指導。
1)除了神奇的科學區,老師還準備了很多有趣的區域:美工區有好玩的刮畫紙,邀請小朋友去刮出漂亮的線描畫,但今天的任務是要刮出一個小動物;計算區有需要動動小腦袋的插花,只有花瓣的得數等于花心才能插出漂亮的花。圖書區有很多關于小動物的知識;建構區今天想請小朋友去幫小動物們造個堅固又漂亮的'家。
2)幼兒自由擇區,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科學區的幼兒完成“會吹泡的瓶子”實驗,引導幼兒發現,瓶子受熱時瓶內會脹氣,從吸管在水中吹出泡泡,受熱后馬上受冷,氣體又會吸回瓶中,導致水流回瓶子。
3.集中講評。
1)今天你玩了什么?在區域活動時你有沒有遇到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
2)介紹科學區幼兒的發現:科學區的小朋友通過他們的實驗也發現了瓶子會吐泡泡的秘密,我們請他們來說一說。引導科學區幼兒表達自己的發現。
3)教師小結熱脹冷縮的原理:物體受熱時會膨脹會變大,受冷時會縮小。
4)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會熱脹冷縮的東西,小朋友可以仔細的找一找。
幼兒園大班班級活動教案篇五
1、樂于探索,能積極參與、大膽創新。
2、通過動手操作,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站得穩的方法
3、在討論交流中積累和提升經驗,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每人三張紙,雙面膠若干,積木。
一、幼兒利用自身的經驗,嘗試制作紙桌,探索紙桌能站起來的原因。
1、教師提問:“紙可以做什么?”引出制作紙桌的課題。
2、教師簡單介紹紙桌的制作方法
3、幼兒制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大膽制作。
4、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起來了嗎?”引導幼兒給站不起來的桌子尋找原因。
5、通過向紙桌吹氣的小實驗,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探索桌腿高矮、粗細對桌子站得牢的影響。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并吸取同伴的長處,探索制作一張站得穩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師簡單小結桌子能站得穩的方法(桌腿要粗,矮),并啟發幼兒再做一張站得穩的桌子。
2、幼兒第二次制作,教師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創新,想辦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教師提問:“你的桌子站得穩嗎?為什么?”讓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并加深對桌子站得穩的認識。
4、教師提問:“你的桌子上能放東西嗎?”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
三、引導幼兒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積木,體驗成功的`快樂,探索不同桌腿的承重
能力。
1、教師提問:“你的桌子能放東西嗎?”讓幼兒在桌子上進行放積木的嘗試。
2、教師以比賽的方式,引導幼兒盡量多地放積木。
3、通過比賽,以“誰的積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等問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的桌腿對桌子承重能力的影響。
幼兒園大班班級活動教案篇六
1、認識變色龍,知道變色龍會隨環境顏色變化而變色的特征。
2、理解故事內容,在運用對話的過程中,體驗發現的快樂。
3、主動參與尋找皮皮的活動。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大圖書一本 多媒體課件一個
一、觀看視頻,感知變色龍的基本特征。
1、看一看。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動物嗎?
2、說一說。
視頻里的小動物是誰?
它有什么特別的本領嗎?
3、小結:小朋友說得很好,象這種會隨著環境顏色變化而變色的動物,叫“變色龍”。
那它藏在了什么地方呢?(邊說邊演示圖片一),它呀,就藏在老師的圖畫里,來我們一起來找找。
二、指導閱讀,初步感知故事的結構。
1、閱讀圖片一:
它藏在了什么地方?變成了什么顏色?
你認為鸚鵡發現它了嗎?
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圖片)
小結:原來,皮皮把自己的身體變成了和樹葉一樣的綠顏色了,鸚鵡根本沒有發現。
2、閱讀圖片二:接下來,皮皮又會躲到什么地方呢?我們趕緊來看第二幅圖畫吧。(邊說邊演示圖片二)
這一次,皮皮藏到了什么地方?變成了什么顏色?
松鼠發現它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皮皮把自己的身體變成了和草莓一樣的紅顏色,松鼠真的沒有發現它。
三、嘗試講述,鞏固角色間的對話。
1、學習和鸚鵡的對話。媽媽一邊找一邊大聲的呼喚:皮皮,皮皮,你在哪里?
2、兩只躲在密密樹葉中的鸚鵡,你覺得鸚鵡會怎么回答媽媽呢?
3、媽媽繼續向前找去,一邊找一邊大聲地呼喚:(幼兒接空)
4、松鼠一邊品嘗著甜甜的草莓,一邊回答:(幼兒接空)
過渡:唉,調皮的皮皮到底藏到哪里去了呢?在小朋友椅背的口袋里,有一張小圖片,請大家取出小圖片,找一找,然后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講:媽媽是怎樣找皮皮的?小動物有沒有發現皮皮?它會怎樣回答皮皮的媽媽?講完了,可以和小朋友交換不一樣的圖片再講講。(幼兒分組操作圖片三――五)
四、自主閱讀,完整感知故事情節。
1、幼兒自主閱讀圖片3―5,交流從圖片上獲得的信息。
2、個別幼兒講述圖片內容,再次鞏固對話。
師:請幾個小朋友把和媽媽一起找皮皮的過程來講給大家聽聽吧!(個別幼兒講述)
小結:正是因為皮皮會根據環境變顏色,所以媽媽怎么也找不到。小朋友,媽媽找皮皮的故事就藏在這本大圖書里。那皮皮媽媽最后有沒有找到皮皮呢?讓我們一起從這本有趣的大圖書里來尋找答案吧。
五、集體閱讀,進一步感受故事的趣味。
邊操作大圖書邊提問,師:這是大圖書的封面,認識字嗎?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從書的封面我們就能知道故事的名字,了解故事的大概內容。
我們一起來讀故事吧。
讀完提問:媽媽找到皮皮了嗎?
結束語:在自然界中,象變色龍一樣有著特殊本領的動物還很多很多,我們回教室再去聽聽關于它們的故事吧。
幼兒園大班班級活動教案篇七
1、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圓形紙折各種各樣的魚身、魚尾及水草。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3、進一步培養幼兒看圖折紙的技能,鞏固折、壓、拼貼的技能。
4、感受作品的美感。
1、有關魚的碟片。
2、顏色各異大小不一的圓形蠟光紙若干,藍色背景圖5張。
3、小魚、水草圖示2幅,示范圖1張。
1、小朋友,你們知道誰生活在水里嗎?
2、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幼兒仔細觀察魚的顏色、形狀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它長得什么樣?
1、老師做了一幅圖,你們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們知道這幅圖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1、你最喜歡哪條魚,它是怎么折出來的?請你把這條魚的圖示找出來。
2、老師示范第一種折法
3、小魚喜歡在水里游來游去,它們還喜歡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貼上的
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長時間,那怎么辦呢?
2、小朋友先折魚,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老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創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魚、水草。
1、幼兒相互評價作品。
2、老師表揚合作好的小組。
幼兒園大班班級活動教案篇八
去年幼兒園裝修有很多包裝箱,想著廢舊利用,就放在美工區,一堆看似并不起眼的廢舊紙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他們三三兩兩地拿著紙盒玩起了游戲,有的將紙盒當成房子鉆進去睡覺,為滿足孩子的興趣和需要,老師將紙盒進行改裝,做成了“坦克墊”,并在全班推廣玩法。《小小坦克兵》活動,旨在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鍛煉體能,提高身體的協調性,使之學習在半封閉的空間內控制方向進行爬行練習,讓孩子們玩得開心,練得快樂。
小小坦克兵
適合班級:大班
人數:不限
1.勇敢參加坦克墊游戲,體驗挑戰成功后的喜悅。
2.練習在半封閉的坦克墊內正確協調地手膝著地爬行。
3.能夠克服空間的障礙控制爬行方向。
重點:能克服空間障礙,在坦克墊內動作協調地手膝著地爬行。
難點:在坦克墊內進行半封閉爬行時盡量保持直線爬行。
知識經驗準備:1.幼兒已了解坦克行走的原理。(利用履帶行走)2.幼兒看過國慶大閱兵的新聞。
物質材料準備:1.坦克墊(紙箱改造)
2.音樂《勇敢小兵兵》、《輕音樂》、《加油歌》、《防空警報》
場地環境準備:1.場地上貼有兩條起點線和一條中線。
2.場地中間貼有跑道4條。
一.開始部分
幼兒做《勇敢小兵兵》熱身,重點活動腳腕、手腕和膝蓋。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大紙盒,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提問這些紙盒怎么玩呢?幼兒自由探索“大紙盒”的多種游戲方法。
3.教師觀察幼兒自由探索情況,發現并引導幼兒學習將紙盒當坦克墊爬行的玩法。
教師:瞧!他把紙盒當成了坦克墊向前爬,我們也一起來玩一玩吧!
4.幼兒自由學坦克兵開坦克。
5.教師請一組玩得好的幼兒比賽示范,從兩邊向中線爬然后轉彎回到起點。
6.幼兒扮小小坦克兵,利用場地上的直線,分成兩組,練習成一橫排魚貫向前爬行,并嘗試控制爬行方向。
7.游戲:坦克接力(放音樂加油歌)
(1)幼兒分成兩組,接力進行開坦克比賽。
(2)最先接力完的一組為勝,教師鼓勵幼兒并進行簡單小結。
8.奔跑游戲:防空演習
玩法:將坦克墊立起當“演習安全地帶”。警笛音樂開始,幼兒和老師一起沿場地四周順時針跑步,音樂停,幼兒必須馬上跨進“演習安全地帶”,拿起槍打天上的轟炸機。聽到消除警報的聲音,幼兒撤出“演習安全地帶”。
三.結束部分
1.師幼一起歡呼勝利。
2.放輕音樂,教師帶領幼兒沿場地四周邊小結邊放松。(甩甩小手,拍拍肩膀,捶捶腰,揉揉膝蓋)
1.將坦克墊投放到體育活動區,供幼兒進一步創新坦克墊的多種玩法。
2.拓展有關的坦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