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數學老師發言稿
家長朋友們大家好:
大家下午好!感謝大家能抽出時間來參加家長會,同時也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們的信任。我是本班數學教師楊老師,首先感謝大家這學期對我的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借今天的家長會,我和大家一同探討孩子的數學學習問題,下面,我便從數學教材、習慣養成和數學家庭作業要求三方面具體談一談.
一、現行的教材的特點:
1、選材更富童趣,貼近兒童生活。和以往教材不同的是,教材以孩子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創設了豐富的人物、情境。過去書中架著眼鏡的嚴肅的教師形象被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所代替,迎合了孩子喜歡卡通的天性。在這冊教材中,還創設了豐富的故事情境,安排了許多的游戲情節。如此種種,都極大的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為孩子學習數學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態勢。
2、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與生活親密接觸。新教材和過去的數學書相比,更注重引導孩子接觸實際,了解生活,感悟數學的作用,更加著力于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開放求知與探索空間,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具體體現在:提倡方法策略的多樣化,引入開放題,打破了“方法單一、答案唯一”的陳規對孩子思維發展的禁錮。
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數學知識就象是鏈條,每一節都環環相扣。一年級是打基礎的階段,學好這一部分基礎知識是相當重要的。要學好知識,對于一個6、7歲的孩子來說,關鍵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將會使孩子受益終生。這就需要我們學校和家長的共同配合與教育。
首先,我們要從小養成勤于動腦,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是思維的體現,只有勤于動腦,善于獨立思考,才能形成各種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而理解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是一種艱苦的認識活動,期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有引導孩子努力克服,才能從小培養和鍛煉他們的意志。因此,我們平時要注意糾正孩子的思維惰性,改變他們一味依賴別人的不良習慣,但也并非不聞不問,當孩子一旦遇到了困難,我們應該適當給一些引導和幫助,給他一根“拐杖”,降低一些思維的難度,扶著他走上新的學習臺階。比如孩子做回家作業時,如果碰到不懂的字家長可以讀給孩子聽,家長不需要一直坐在邊上看著,看到不對的馬上指出,有的家長做的比較好,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等孩子全部做完了,幫著檢查一下,發現錯誤引導孩子及時改正。我們家長既不能因某方面的原因而包辦代替,也不能不聞不問,任其自然,關鍵在于正確引導。
其次,要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好習慣。傾聽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素養,是學生攝取知識的有效保證,學生學會了傾聽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一年級孩子比較好動,上課難免要開小差,在課堂上我會經常提醒,即使這樣有的同學還是不能完全掌握,所以,孩子回家后,家長可以問問他今天學會了什么,上課發言了嗎?讓孩子說一遍當天的學習內容,這樣也達到了鞏固新知的作用。有時家長還可以請孩子出今天學到的題目來考考自己,讓孩子當小老師的過程,也是復習鞏固的過程。
第三,要培養學生從小養成按時、認真、細致、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完成數學作業是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數學能力的重要環節。從現在起,就要讓孩子們懂得按時做作業的意義,注意孩子練習是不是抓緊時間了,是不是認真書寫了,從小建立起學習的責任感,即使是口頭作業也要認真對待,養成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作業態度。其實每天回家數學作業的量不是很多,主要是鞏固當天學習的知識內容,數學重在理解,弄懂了一個題型,做100道都不怕了。有些題目孩子不懂,家長要耐心地解釋題目的意思,鼓勵孩子不懂就問.但是家長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他,我想只要你把題目解釋清楚,孩子是能夠自己解答的.我發現成績不夠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賴性比較強,不愿獨立思考,課堂上要么等著老師講解,要么轉來轉去看同學的.這些同學在家里做作業也肯定很拖拉.家長要注意正確引導.
家長對孩子拿回家的單元檢測卷不要只看分數,有時卷子難
一點,可能大家都考得不好,要認真檢查,幫助找問題,幫助孩子弄懂,督促孩子更正好,然后簽字.作為家長,我們要能將孩子的成績進行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所謂的縱向比較,就是將孩子現在同過去不同進期所取得的成績相比較,是進步,還是退步,抑或是原地
踏步著.進步是因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進,有所完善,分析得出
后要加以鼓勵,讓其發揚光大,開始表揚的頻率要高,慢慢的孩子
就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孩子退步了,分析一下是因為他不認真,還是方法不妥,得出結論后對癥下藥,拉起來后再扶上走一程,稍有進步,作為家長可以借助于老師的口吻,夸張一點表揚,讓孩子樹立起自信.所謂橫向比較,就是能將自己的小孩與同年級,同班級的其他孩子比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具有良好習慣的孩子,成績一般都很優秀,而這一切,一方面歸功于學校教育,另一方面
也屬于家庭氛圍的熏陶,對于這些孩子的家長,不妨去討教一番,
然后再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實踐,定有收獲.
三、家庭作業要求
1、監督孩子做作業
家長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①監督孩子按時、專心完成作業。杜絕孩子邊看電視或邊吃東西邊寫作業;②監督孩子認真書寫作業;有的孩子動作慢,怎么辦呢?那我們首先要分析原因,是孩子不會做,還是懶得做.我認為是孩子自己的事就盡量讓他們自己做,
家長不要包辦.有些家長看孩子動作太慢,就幫孩子做,這樣他永遠也快不了.從慢到快肯定要有個過程,家長不要太著急,要多提供孩子鍛煉的機會.
2、幫助孩子認字
認字少,讀不懂題目要求,對于剛入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面臨的最大的困難。認字就成了我們解決問題的關鍵。那么我們作家長的如何來幫助孩子認字呢?一是咱們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多關注一些自己不認識的新字,再就是讓孩子自己去讀題,碰到孩子不理解的題時再以字為單位教給孩子認讀。家長們在幫孩子讀題時,一定要求他們眼睛看題,用手指題,這樣長期堅持堅持下來,認識的字自然就多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很難找到一個適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談的一些建議,也僅供參考而以.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唯有用心澆灌,默默等待,靜聽花開的聲音!
謝謝大家